国际储备的定义: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储备的特征:
(1)、官方持有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中央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中央货币当局的一种“特权”。
非官方金融机构、 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该特点使国际储备被称为官方储备,也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区分开来。
(2)、自由兑换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缺乏自由兑换性,储备资产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这种储备资产在国际间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无法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发挥其他作用。
(3)、充分流动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有价证券等。
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或汇率波动过大时,就可以动用这些资产来平衡国际收支或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4)、普遍接受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如果一种金融资产仅在小范围或区域内被接受、使用,尽管它也具备可兑换性和充分流动性,仍不能称为国际储备资产。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弱化了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特里芬难道,使世界货币更加均衡。
特里芬难题是指各国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会导致美元在海外沉淀,使美国国际收支发生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造成的悖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加入国际储备体系工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