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盈点或者止损点都是你自己心目中设定而已,比如止盈点10%,就是涨百分之十就抛,止损点10%就是说跌10%就立刻抛掉,这样能保证收益也可以防止套牢,短线采取这样的方法比较好,至于百分之几那就看你的决定啦。
止损点没有人不知道,就是当股价跌破百分之几或跌到某个价位时,就砍仓。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把风险或亏损控制到一定限度。而对止盈点设置,许多人很少采用。为什么有的股票涨得很多,甚至翻几倍而投资者老早就被洗出去?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则在翻倍的时候没有出,而后来不得不亏损出来?因为他们没有设置止盈点。通过设置止盈点,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自身利益再大化。
具体怎么操作呢?
先说止损点。比如,某只股票,你10元买的,买后下跌了,有三种方式设置止损点。第一,当股价跌幅达到一定比例时。比如,跌幅达到10%或15%即砍仓,比例大小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而定。第二,当股价跌破某一价位时,比如,该股跌破8元就止损出仓。第三种是时间止损。比如,当股票到达某个时间点时,无论价格在何处,都出仓(这是我从利益分析法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止损方法,我常用此法,止盈点亦如此)。设置止损可以避免因为一次错误的投资决策而全军覆没。
再说止盈点。这个与止损点并非工整的对应关系,这是必须要澄清的。由于不懂得设置止盈点,有些人原本翻倍了,结果反而亏钱出来,后悔得难以忍受。那么,应该如何做?比如,某只股票,你10元买的,而后它上涨到12元,有20%的盈利,这个时候如果出来再涨会后悔,不出来,又怕利润再丢掉甚至变成亏损。通过设止盈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股票买后就上涨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设止盈点:
第一,设比例。假设10元买的股票,而后它上涨到12元,可以设定股票在股价回调10%位置时出仓。即,假如股票从12元回调到10.8元,就出来。如果没有回调到位,就一直拿着,使自身利润接近最大化。
第二,设价位。比如,10元买的股票,而后它上涨到12元,设定如果跌破11元就出仓,如果它没有跌到此价位而是继续上涨到了13元,那么,就设定如果跌破12元就出仓……这样逐级抬高标准,锁住自己的利润,也不至于因提前出仓后悔。
第三,根据时间设置止盈点,即当时间走到某一关键点,疑似一个上涨周期完成的情况下及时出仓。
设定基金投资的止损点和获利点,投资者最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也最清楚自己的理财目标,如果能够自行设定止损点及获利点,根据市场时机检查投资组合的适时程度和投资收益,就可适时降低损失,保障投资获利。基金投资虽然不应像股票一样短线进出,但如果标的市场存在长期干扰因素。基金的长短期表现也不会太好时,适度转换或调整投资组合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像中国股票市场这样波动性较大的新兴市场,股价容易大起大落,若未能在市场高点适时出场,长期持有未必比得上波段操作。基金也是一样,若未能适时获利了结,过一段时间走势转换,收益也会大幅缩水;在高点介入的人,若未能适时忍痛出场,会被套牢,动弹不得。因此,设定适当的止损/获利点是十分必要的。
设定与执行止损点及获利点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股市历史波段的表现,再衡量自己的投资属性,就可以找出最适合自己投资组合的获利及止损区间。因此,一般股票型基金投资人,如果选择一只长期表现还算稳定的基金,只要掌握长期波段表现,就可以将股票的波段循环周期与涨跌表现作为设定获利点及止损点的参考依据之一。
设定止损/获利点时,还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可接受的投资期间。不同的基金由于属性不同,设定的幅度也应随之调整。例如波动性较大的基金,可承受的下跌空间应较大,同样也可期待较高的收益,此时止损/获利点就可设定较大的幅度。相对操作策略较稳健保守的基金,则不应设定太高的获利期望值。设定止损点后,就要定期观察投资组合的收益变化,才能把握和调节时机。
要注意的是,当基金收益达到自己设定的止损/获利点时,并不一定要立刻获利了结或认赔卖出。应评估市场长线走势是否仍然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确,以及自己设定的警示条件是否符合当时市场情况,再决定如何调整投资组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按时间止损设置时间点显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