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它可以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CPI的计算方法是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的价值,除以这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再乘100。这组固定商品,也被称为一个篮子。
下面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CPI的篮子里只有两种商品,100个苹果和50个西瓜。2019年每个苹果和每个西瓜的价格分别是5元和10元,而2020年二者的价格分别是6元和10元。那么,在2019年购买100个苹果和50个西瓜需要花费1000元,所以2019年这个篮子的费用是1000元。而在2020年购买这些商品需要花费的价格是1100元。所以以2019年为基期,2020年的CPI就是(1100/1000)*100=110,而通货膨胀率就是CPI的变动,即10%。
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通货膨胀衡量标准有三个标准
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通俗的理解是商品在原材料、研发、生产、出厂价格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是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简单通过它来判断社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状态。
3、零售物价指数(RPI) 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理解通货膨胀: 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类型: 按剧烈程度分类: 1、低通货膨胀 特点,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 当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按引发因素分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社会总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可以理解为卖方市场,价格上涨。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供需基本平衡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4、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影响主要体现在 1、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分配失衡。 2、居民的收入下降,扰乱流通秩序。 3、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破坏生产。 4、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