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国经济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外部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型企业,特别是来料加工型企业,于是出现大量失业人员。鉴于这样的事实,国家在09年紧急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大力支持铁路等基建项目建设,水泥、钢铁等行业从中受益;同时,国家还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释放了大量货币,房地产行业受益明显。但是到2010年底至2011年,四万亿经济刺激的成果开始显现,最好的例证就是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销售价格开始下滑。光伏产业成为四万亿刺激计划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行业,2009年怎么做都赚钱,到了2012年初,尚德也面临破产的威胁。从三年来得经济运行情况来看,08年之后的政策基本上是失败的。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实施: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由货币乘数效应派生出货币。
2.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向市场收回债券的方式,把货币投向市场。
3.贴现率,降低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成本降低,增大了贷款数量,由货币乘数效应派生出货币。
所谓“逆经济风向”就是指在经济过热时,利用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减少投资和消费,避免经济出现泡沫;
在经济过冷时,为了保持经济按计划增长,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和消费,避免经济出现下滑。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长期增长。市场自发均衡的国民收入往往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收入,所以往往需要宏观政策进行调节;另外,,要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一年猛增,一年猛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