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是静态概念,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是动态概念,这种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
概念不同:外币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外汇指的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功能不同:外币常用于企业因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对外结算业务中。外币是指在一个官方的货币区域内所使用的一种其它货币或者利用一种其它货币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外汇是指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加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国家外汇汇率
国家外汇汇率亦称“外汇汇价”,是外汇与本币之间的比价。在中国,国家外汇买卖汇率是由中央银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的; 银行自营外汇则是在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基础上,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由各家银行自行制定; 代客买卖的汇率,由客户确定,或客户授权银行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是国外汇兑的简称,它有两层含义。从静态上来说,外汇就是外币,以及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从动态上来说,外汇也指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以非现金方式进行的国际支付,是指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以及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它是国际间汇兑的简称。
先说官方解释: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所以汇率的表象是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实际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指针。跟我们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比如汇率,决定了利率,最终传导到就业率上:汇率高-利率高-出口需求低-就业率低 ,汇率低-利率低-出口需求高-就业率高。
那么,汇率的具体值是如何确定的呢?
通常一个国家的央行或其指定的银行承担汇兑的任务。央行既然能够提供这种兑换,那么它的手中必然存有很多目标货币,或者可以一定速度获取这些货币。这些目标货币被称为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怎么来的,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假设央行一开始不清楚这个汇率设定为多少合适,那么它在第一天将汇率设定为1:500。当第一天结束时,央行发现,自身的外汇储备用掉50%,且一大波美元兑换者正在路上。第二天,央行只好将汇率降低为1:100。这样做后,部分外汇兑换者认为划不来就撤退了。然而第二天,仍有兑换者涌来,外汇储备消耗了40%。往复几次后,央行摸索出来,如果将汇率设定为1人民币换1/6美元,外汇储备基本可以保持平衡,那么这个汇率的具体值,最终就由市场确定出来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市场模型,真正汇率的定价远远更复杂,会受国家政治、军事、科技、金融等各个方面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简单理解外汇的定义和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