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干预外汇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方式来调节汇率。当政府认为汇率过高时,可以卖出外汇,以减少市场上的外汇供应量,从而使汇率下跌;当政府认为汇率过低时,可以买入外汇,以增加市场上的外汇供应量,从而使汇率上涨。
调整利率: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汇率。当政府提高利率时,会吸引外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入本国,从而增加本国货币的供应量,使汇率上涨;当政府降低利率时,会减少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投资,从而减少本国货币的供应量,使汇率下跌。
制定外汇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外汇政策来影响汇率。例如,政府可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使汇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政府也可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让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
管理外汇储备:政府可以通过管理外汇储备来影响汇率。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外汇储备的方式来调节市场上的外汇供应量,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化。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之间的固定比值。
这种制定下的汇率或是由黄金的输入输出予以调节,或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固定汇率制的缺点(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
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固定汇率,是指由政府规定该国货币同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两国货币汇率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内。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兑换是以各自货币含金量作为基础,铸币的平价则是它们汇率的标准,此时汇率的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的约束,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
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对应单一其他国家货币,或一些其他货币,或者另一种衡量价值,例如黄金。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两个阶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固定汇率 如何固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