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聊一下可能存在的风险:
1、政治风险
这要看贸易的国家或区域,如果国家政治状况不稳定,经常动荡。比如政权变化、战争等,对贸易活动肯定有较大影响的,甚至中断。这块不可控因素太多,规避方法就是不要碰这样的国家区域就好,如果对国际新闻事件有一定了解,问题都不大;
2、政策风险
这个例子应该很好列举了,最近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加征关税,就是属于政治风险。还有就是一些执行部门的政策变化,比如海关、检疫等部分的标准政策,也会对相关行业有影响。政策的风险,虽然整体也是不可控,但是基本上国家政策的释放有一个时间周期,会给双方企业一定的准备时间,可以在这个期间做好及时的沟通和处理,降低影响;
3、汇率风险
就是两国之间的汇率在结算周期内发生的变化。不提前做风控,就和赌博一样,可能赚也可能赔。一般大企业不可能不做远期的汇率锁定。所以,可以和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业务;
4、道德风险
说简单点就是恶意违约,跑路等等。防范、打款方式及合同的设置,前期了解清楚对方企业的情况,有无一定良好的口碑,再就是要对对方国家相关法律有所了解,做个提前的准备。
汇率是波动的。
对外贸易中拿出口来说吧。从签订合同定下价格到收回货款中间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比如你出口的货物货值是62000元,汇率是6.2 那你报价是一万美金。但当你一个月后收到货款后汇率可能变为6.1.你收到的一万美金就只能兑换61000元损失1000元。人民币结算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 由于进出口企业从合同签定到最终结算有一定期限,由于结算货币汇率变动而承受外汇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可采取一定方法措施降低风险。进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部管理方法: ①做好计价货币的选择进出口贸易计价货币有两种:一种硬币,汇率稳定,有上浮趋势货币;另一种软币,汇率不稳定,有下浮趋势货币。选取计价货币一般原则:出口贸易选择硬币或有上浮趋势货币,进口选择软币,或有下浮趋势货币,可减缓可能发生汇率波动引起的损失。 ②提前收付(leading),拖延收付(laging)法。根据有关货币汇率变动更改收付日期防范风险。提前或拖延一般原则:预计计价货币上浮,进口时进口商应在货币升值前购汇,提前付汇;出口时,出口商应考虑推迟交货,延迟收款。如果汇率下降,进口商应推迟订货,或延期付款,出口商应尽早订货,提早收汇。 ③平衡法(Matching)。在同时期,尽可能创造一个与受险货币进额同、期限同,资金反向流动的合同规避风险。 ④多种货币组合法(Portfolioapproach)。也称一篮子货币计价法,在进出口合同中使用两种以上货币计价法消除风险。当进口或出口时,一种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不会有很大外汇风险,若计价货币中几种上升,几种下降,则上升货币收益弥补下降货币损失,而将风险分散。 2.外部管理法。 主要通过外部金融市场对外汇借贷,买卖方法规避风险。通过外部金融市场规避风险,主要采用一些金融工具避险,如可通过买卖外汇期货,期权合约降低风险。目前,随着我国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灵活性越来越高,一些大外资企业,外贸企业管理外汇风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银行开始逐步推出一些金融期货,期权产品,帮助企业规避外汇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企业进行远期买卖货物的同时,与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远期外汇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的一种避险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